news information
本站訊 2025年10月18日8時,漢江流域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庫水位蓄至170米正常蓄水位,這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繼2021年、2023年后第三次蓄滿。至此,標志著今年漢江秋汛防御與汛后蓄水取得雙勝利,為南水北調中線和漢江中下游供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1—8月,漢江流域降雨、來水持續偏少,遭遇極端枯水;8月下旬后最強秋雨接踵而至,歷史極為罕見。漢江秋汛呈現四個顯著特點:一是秋汛開始早、持續時間長。8月25日進入華西秋雨期,較常年偏早8天,截至10月18日秋汛已持續55天且仍未結束,較常年偏多16天。二是降雨過程頻繁、雨量大。漢江秋汛期間共發生11次降雨過程,強雨區主要位于漢江上游。漢江上游累計降水量573毫米,為多年同期均值的2.8倍,列1961年有實測記錄以來第1位。三是編號洪水次數多、間隔時間短。9月5日、19日、23日、29日和10月3日、13日、18日,漢江上游相繼形成7次編號洪水。2~5號洪水集中在15天內發生,為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密集秋汛”。四是洪水總量大。丹江口水庫秋汛累計來水量約297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多約2.7倍,為1969年建庫以來歷史同期第2位。
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和關于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先后4次主持會商,國慶中秋假期連續2次會商,滾動部署漢江秋汛防御和汛末蓄水工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長江委)科學精細調度以丹江口水庫為核心的漢江上中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庫群,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資源,實現了丹江口水庫蓄至正常蓄水位的調度目標。
一是堅持弦不松、意不疏,保持主汛期防汛工作狀態。水利部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每日持續滾動會商,“一省一單”精準靶向預警,及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先后派出5個工作組強化指導,意識、機制、節奏、措施全面與主汛期要求相匹配。滾動開展漢江洪水預報1.09萬站次,發布洪水預警129次,預警信息直達防御一線。長江委和陜西、湖北省水利廳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秋汛防范應對工作。
二是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強漢江流域水庫群統一聯合調度。水利部指導長江委和陜西、湖北、河南省水利廳,系統、科學、安全、精準調度以丹江口水庫為核心的漢江流域控制性水庫群,先后發出29道調度令精細調度丹江口水庫,統一聯合調度漢江上游干流石泉和安康、支流堵河潘口和黃龍灘、中游支流唐白河鴨河口等干支流控制性水庫攔洪削峰錯峰,有效應對7次編號洪水,累計攔洪172億立方米,其中丹江口水庫攔洪127億立方米,最大降低漢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8.32~11.26米,避免了皇莊河段水位超警戒、仙桃至漢川河段水位超保證,以及杜家臺蓄滯洪區和中下游分蓄洪民垸的啟用,累計減淹耕地116萬畝,避免轉移人口約45.4萬人,減少經濟損失約111.4億元。
三是提前預演分析,全力避免庫區淹沒和漢江中下游發生超警洪水。水利部利用“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基于數字孿生漢江防洪“四預”建設成果,動態模擬預演漢江流域骨干工程調度和洪水演進80余次,滾動研判丹江口庫區淹沒和漢江中下游超警風險,比選確定最優調度方案,實現庫區不淹沒、中下游不超警目標。長江委利用無人機航拍與人工巡查結合方式,精準掌握丹江口庫區水位170米及征地線、移民線以下人員分布等風險因素,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湖北省預置巡查防守力量,最高峰時1.1萬名水利干部職工和群眾上堤巡查,漢江中下游干堤無一站超警、無一處險情。
四是穩步推進蓄水,實現丹江口水庫滿蓄目標。水利部統籌秋汛防御和汛末蓄水,根據流域來水和上下游形勢,精準控制丹江口水庫出庫流量和梯級水庫蓄水進程,精細合理控制庫水位,精準對接滿蓄窗口期,圓滿完成丹江口水庫滿蓄目標。10月18日8時,漢江上游水庫群蓄水量約202億立方米,較秋雨開始前增加約178億立方米,其中丹江口水庫增加約150億立方米,為下年度向漢江中下游及南水北調中線沿線地區供水提供堅實保障。
當前,各項安全監測數據表明,丹江口水庫大壩運行狀態正常,水質穩定達標,庫岸安全可控。水利部和長江委將繼續密切監視漢江流域雨水情,強化水庫大壩及庫區安全監測,繼續做好丹江口水庫等水工程聯合調度,充分發揮防洪、供水、發電、航運、生態等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