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features
質量是引江補漢工程的底線,是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重要保障。在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一部,有這樣一位青年守護者——岳光。自2023年7月入職以來,他從質量管理崗位的新人快速成長為骨干,用專業與堅守為工程高質量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做標準化規范化的落實者
高質量的工程,一定離不開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的支撐。在規范工程驗收、推動新標準落地工作中,岳光立足實踐、主動作為,牽頭質量驗收表格填寫說明手冊編寫工作,完成29套單元工程驗收表格及填表說明的編制任務,為工程質量驗收提供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指引。
在推行首件工程認可,促進標準成果轉化方面,他協助推進完成20余項首件工程建設,從方案優化到現場管控全程跟進,確保每一項工程成為樣板標桿;編制標準化手冊6項,促進11項標準化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了標準化管理的示范引領作用。
面對原材料質量這一“源頭關卡”,他參與構建了質量檢測管理規范化體系,嚴格落實定期檢查和突擊盲檢監管模式,用科學精準的數據為質量管控保駕護航,守住了工程質量的第一道防線。對于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岳光這樣說道:“標準化不是束之高閣的文件,而是貫穿建設全程的行動指南。”作為標準化建設的落實者,他將做好標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護航工作。
做質量底線的守護者
“真正的質量誕生于每一處施工細節之中。”這是岳光從工作實踐中得出的感悟。入職兩年來,他扎根工程現場,走遍分管標段的每一個作業面,用檢測尺核查每一處允許偏差。面對復雜的鋼筋綁扎,他逐點檢查,確保結構骨骼強健可靠;對照嚴格的混凝土配合比,他逐項核對,保障建筑肌體均勻密實。
遇到技術難題時,他從不退縮。主動牽頭與參建單位協同攻關,聯合技術團隊反復推演施工方案,直到找到最優解。去年,面對隧洞二次襯砌混凝土開裂的難題,他積極落實混凝土質量提升行動要求,組織各單位開展裂縫原因分析,強化施工管理,提出優化措施,有效減少了裂縫產生。
剛畢業的他,即使面對經驗豐富的施工團隊,也能始終保持“鐵面”。發現偏差時,他總是當即指出問題,立刻督促整改,直到隱患徹底消除。岳光知道,質量管理工作賦予他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背后,是對高質量建設引江補漢工程的承諾。
如今,這位青年仍在質量管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未來,他仍將以圖紙規范為“尺”、責任心為“鏡”,繼續保持對細節的執著、對隱患的零容忍,用日復一日的堅守構筑工程質量最堅實的防線。